儿童在绘画时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现办法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儿童对形体、结构、空间、色彩等很多的客观造型因素还缺乏理解和认识。对孩子来说,绘画不是学习的任务,而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在画的过程感受绘画带来的快乐,这一切都和儿童强烈的表现欲有关,这种表现欲也是儿童绘画兴趣的反应之一。在这过程当中不能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应不断地引导儿童观察感受周围的事物,扩大知识面。提高各种能力(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让孩子在感受、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保持这种绘画的兴趣。
稚拙性所体现的是儿童绘画物象简单粗糙,造型夸大或扭曲。表现为绘画形象与客观形象差距较大。如画人,常是头大身体小,眼睛和嘴巴画的显著,动作幅度夸大,上山的人的身体垂直于山的坡面;人在太空与外星人游戏;在森林里与动物们联欢;这种稚拙性是儿童认识事物不完善,*画室,表现力不足决定的。
动态性是指儿童喜欢画有趣的、活动的对象,进入绘画中的角色,甚至忘掉自己。这种动态性,反应了儿童好奇好动,富于幻想的特点。儿童绘画约束少、定式少,思维大胆、动作开放、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夸张性。看起来真是“胆大妄为、异想天开”。儿童在绘画时表现的夸张与感受特点和注意力有关。他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较感兴趣的形象上。
在绘画时,有兴趣的形象和部位表现较大,相对具体,有夸张倾向。其它形象相对简单、概括。在色彩方面,一般是主观意向色彩和个人偏爱的色彩。特点是色彩强烈、明确。自由性是指儿童喜欢画有趣的、活动的对象,南宁画室,不喜欢画静止状态的对象。比如:喜欢画各种动态的人、动物、车船、飞机等等。常常边画边说,模拟物象的声音,这种动态性,反映了儿童好奇好动,画室,富于幻想的特点。
1.
教师辅导孩子临摹教师范画:
①
可以指导孩子先画出基本形,美术画室,然后由孩子逐步画出
细节。
②
指导孩子用深色较粗的笔(油性笔、记号笔或马克
笔等)勾画轮廓线。
③
指导孩子涂色。
(对于
7
岁以下年龄偏小的孩子可以
考虑让其自由的填涂自己喜欢的颜色)
④
教师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以鼓励
为主,
注意保护孩子的积极性,
避免挫伤其学习画画的兴趣)
⑤
孩子完成后给予适当的、激励性的评价话语。